传奇3免费版 每一位浪迹天涯上了岁数的游子,都是会思念家乡的,都是会怀念故土的。出门在外,总会碰到人问起:你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故土,那个孩童时追逐、打仗、捉迷藏的地方,那个有柳树和榆林丛的树林,还有那个挖采过猪草的田野间小水沟,而今早已变了模样。家乡的故土,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一幢幢耸立的高楼大厦,一条条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再也见不到儿时那宁静、恬静的家乡故土了。但我总会时不时思念家乡,总会有一种对故土深深的依恋。家乡的故土,将会成为我心灵深处永久的记忆。 什么是家乡故土?就是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藉。世易时迁,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发现,家乡故土,而今对离乡又离土的一些年轻人而言,只是个隐隐约约的影子,他们对家乡和故土,好像变得十分陌生而遥远了。家乡的故土,只有填写籍贯时才会偶尔记起。站在埋葬着祖辈的坟墓前,听着家乡人用浓厚的乡音对往事追述时,才能深刻地体会到他们的“家乡故土”。 ------ 我的家乡,青海高原东部,一个叫东关村的城中村。它曾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蔬菜种植基地,村里土地紧缺,寸土寸金,人均耕地不足三分。我在艰难贫困落后闭塞的环境中度过了幼年,童年,十九岁那年离开了家乡的故土和亲人。 记得年少的时候,每年春天种植蔬菜前,都要去地里洗沙子,背沙子,那是生产队里最苦最累的活儿。洗沙子,就是将上年铺在地里的沙子 ,一铲一铲地用大平铲铲起来装到人力车上,再由两个劳力将人力车上满载的沙子推到水沟边,在水沟里那冰凉的流水中,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轮着圆头铁铣,不停地将倒进小水沟中的土沙,经流水冲刷净泥土后,迅速再捞到地头,堆积起来以备再铺。捞沙子的人,一个星期下来,手心会被磨起一片红,疼得龇牙咧嘴的,十根手指弯曲成半圆状,无法自由伸展。 高原的春季风大、紫外线强。种蔬菜前精心平整好地块,就要背沙子铺沙子了。凌晨三点左右就得开始劳作。地头小河沟前清洗好堆成像小山一样的沙子,靠竹条或柳条编织的背兜,一背兜一背兜的背到平整好的地面上,背沙子的人
传奇3免费版 好多都是半清醒着。对我们早工只挣半个工分的半大毛孩子来说,累是累点,但很快乐,因为半个工分年终分红时就会得到7分钱。 沙子倒在地里,要均匀地用木制或铁皮做成的末子,将沙子平展展地挂平,然后种植菜瓜。菜瓜长出嫩黄的小芽后,为防霜冻,每个生产队晚上都要用配备的大瓷碗将每株幼苗盖上,第二天太阳出来后再取掉大瓷碗。那时,还没有塑料大棚。茄子,西红柿,菜瓜和蔓芹之类的,要算精细一点的蔬菜,东关村生产的蔬菜经县蔬菜收购公司统一定价,然后才能供应省会西宁。一些反季节的蔬菜是不宜在露地上栽植的。 ------ 1972年的春天,村上(当时的生产大队)在水槽南建起了十几间玻璃大棚,配置了挡寒蔽风的草帘子,冬天,每个大棚都要将炭火烧得旺旺的,一个大棚有好几个温度计。谁知道,种植红萝卜后,萝卜缨子长得挺高,但萝卜只有小拇指大。后来在县推广站的工作人员指导下,一些有文化上了年纪的老菜农们才慢慢摸到了大棚蔬菜种植的技术门道。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老乡亲们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希冀着:庄户人家能够彻底地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多少年来,我都记得,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一直恪守着老祖宗留传下来的陈规陋习,一年四季肩扛背驮、汗流浃背,两头不见日的忙碌在田间地头。 贫瘠的家乡,还有清苦的生活,这是我最早对家乡故土的认知。那时,每家的兄弟姐妹都多,衣物和棉被总是稀缺的,一件衣服,总会大的穿了小的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床单和棉被上常常是补丁摞补丁的。总之,甜也算,苦也罢,多年来,无论走到哪里,我还是喜欢家乡的故土,我还是喜欢家乡故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那种恬静,我无法忘记家乡的故土,无法抹去对家乡故土的深深思念
|